犯罪中途停止什么罪

宁波刑事律师 2025-06-19
1.犯罪中途停止有两种情况: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
2.犯罪中止是在犯罪时主动放弃或有效阻止犯罪结果发生。没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免罚,造成损害则减轻处罚。
3.犯罪未遂是已着手犯罪,因外部原因没得逞,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4.判断关键在于停止原因是主动还是被迫,罪名按具体行为定,如盗窃停了也定盗窃罪。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结论:
犯罪中途停止可能是犯罪中止或犯罪未遂,二者区分关键在于停止原因是主动放弃还是被迫停止,罪名依具体犯罪行为确定。
法律解析:
犯罪中止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没造成损害应免除处罚,造成损害应减轻处罚。犯罪未遂是已着手犯罪,因意志外原因未得逞,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比如盗窃者若在实施盗窃时因内心悔悟主动放弃,属于犯罪中止;若因被他人发现等外部障碍被迫停止,则是犯罪未遂。无论哪种情况,罪名都按具体犯罪行为来定,像盗窃中途停止定盗窃罪。如果在生活中遇到类似复杂的法律情形,难以准确判断犯罪形态,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1.犯罪中途停止有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两种形态。犯罪中止是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对于未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减轻处罚;犯罪未遂是因犯罪分子意志外原因未得逞,对未遂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2.区分二者关键在于停止原因,主动放弃属犯罪中止,因外部障碍被迫停止属犯罪未遂。
3.解决措施与建议:司法实践中要准确收集证据,判断停止原因究竟是主动还是被动。对于犯罪人来说,若在犯罪过程中有悔悟,应积极主动放弃犯罪或防止结果发生,争取获得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机会。无论哪种停止形态,罪名都依具体犯罪行为确定。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法律分析:
(1)犯罪中途停止有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两种情况。犯罪中止强调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基于自身意愿,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例如,在实施伤害行为时,突然良心发现放弃继续伤害。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会被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则减轻处罚。
(2)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着手犯罪,但因外部不可控因素未能得逞。比如在行窃时被突然出现的路人打断。对于未遂犯,可参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3)区分二者关键在于停止原因,主动放弃为犯罪中止,被迫停止为犯罪未遂。且罪名按照具体犯罪行为来确定,即使中途停止,犯罪性质不变。

提醒:在实际案件中,判断犯罪形态需结合具体情况。不同案情对应不同法律处理,建议咨询以准确分析。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一)若想判断犯罪中途停止是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未遂,可看停止原因。若行为人是出于自身意愿主动放弃犯罪,比如在盗窃时良心发现主动放弃,属于犯罪中止;若因外部障碍被迫停止,像行窃时突然有人出现而逃走,属于犯罪未遂。
(二)确定罪名要依据具体犯罪行为。不管是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未遂,罪名和犯罪既遂时一致,如抢劫中途停止仍定抢劫罪。
(三)对于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于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暂无 了

相关文章

嘉兴市律师 德清律师 永康律师 义乌律师 三门刑事律师 杭州市滨江区律师网 青田县律师网 义乌市刑事辩护律师 温岭市刑事辩护律师 嘉兴市秀洲区律师 金华市律师 宁海县资深刑事律师 杭州市富阳区刑事律师咨询 长兴县取保候审律师 宁波市镇海区律师 安吉县律师 丽水市律师 宁波江北离婚律师 乐清房产律师 杭州上城刑事律师 金华刑事律师 台州路桥律师 平湖律师 龙游律师事务所 金华婺城法律咨询 文成法律咨询 衢州法律咨询 九江法律咨询 金华刑事律师 金华金东交通事故律师 杭州拱墅律师 杭州萧山律师 杭州临平律师 杭州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温州龙湾律师 龙游律师 湖州律师 杭州萧山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衢州衢江律师 宣城律师 杭州余杭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杭州西湖律师 温州瓯海律师 金华婺城律师 江山律师 杭州刑事律师 杭州滨江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乐清律师 景宁律师 九江刑事律师收费标准